2020年7月9日星期四下午14:30分,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支持下,在贵州省非遗中心、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的指导下,在雷山县文旅局、非遗中心及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文化旅游局的帮助下贵州(雷山)“非遗+扶贫”苗绣文化培训班在雷山县苗韵風采民族服饰博物馆举行开班仪式。

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有: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德玉、贵州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杨正权、贵州省苗学会常务副会长张荣斌、政协雷山县委员会主席韦通贤、省非遗中心项目部主任王炳忠、雷山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唐劲松、雷山县非遗中心主任孙云、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兰如阳、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李亚琼、雷山县苗韵風采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金霞;

莅临本次活动的导师有:苗绣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苗绣技艺三十余年的非遗传承人欧东花;“非遗牙周陶文创园”设计总监、非遗传承人唐彬;香港、迪拜等地做过许多独特苗族文化设计品、曾获得“牛头牌杯”商品设计二等奖、高级服装设计师龙永明。
本次培训旨在公益培训热爱民族工艺、具有一定手工技艺基础的传承人,培养出100名能掌握苗绣、苗族服饰、苗族织锦技艺、苗族植物彩色然的传承人,从而引导广大传承人学习、了解民族文化,主动成为传统工艺传承人、推广人。并为在此次培训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学员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活动开始,贵州省苗学会副会长、省苗学会服饰银饰委员会主任、苗韵風采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金霞女士致欢迎辞。金霞女士表示,为响应省非遗中心和省非遗工作站的号召,在此次扶贫工作中尽微薄之力,特此承办了此次培训活动。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此次贵州(雷山)“非遗+扶贫”苗绣培训,感谢贵州省非遗中心、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推动苗族服饰的创新发展。

致完欢迎辞后,领导们纷纷作讲话。
贵州省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德玉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其实就是这个民族历史的真实写照,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苗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都应该尽到的责任。本次培训活动把传承苗族文化和脱贫攻坚结合到一起,此两者必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助力雷山县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小康。希望学员们认真学习,传承、弘扬好苗绣文化。

贵州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省非遗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正权指出:本次活动是非遗司第一次支持到县,体现了文化部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非遗+扶贫”也是文化部的一项创举,本次“非遗+扶贫”试点意义重大,希望本次苗绣培训工作能够创新苗族刺绣文化传承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商品,创造出经济效益,助力地方扶贫工作。

政协雷山县委员会主席韦通贤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历史文化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苗族文化却面临了严重的传承危机。本次省政协大力支持贵州(雷山)“非遗+扶贫”苗绣培训工作,必将带动苗绣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

贵州省苗学会常务副会长张荣斌提出:“云上绣娘”就是指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黔东南就是苗族的聚居之地,而雷山又是苗族非遗文化大县,本次培训活动在黔东南州雷山县举行有根、有魂。希望通过本次培训活动学习好、传承好苗族文化,并把苗族文化转化成产品推广出去。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需要政府、平台和资源的支持,更需要每一个个体去学习、传承。苗绣文化就是穿着身上的苗族史诗,弘扬苗族刺绣文化,就是弘扬苗族史诗,让我们主动学习苗族史诗,传承苗绣文化,弘扬苗族文化!













(图片:张荣斌(小)、孙帅、马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