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城内的原公安局办公楼左石两侧有两口古井,青石砌成,宽一米见方,深达两米。常年清水不断,具有长旱不枯、长涝不漫的特点。在县城没有自来水之前,附近居民皆使用井水生活,直至今日。
据严伯屏、张举两位老人介绍:两井建于清朝雍正年间,距今近三百年历史,清朝刚建立不久,苗民频反,为镇压民乱,决定在此建立一厅(即县),以便派兵把守。为此于1733 (即雍正十一年)始建台拱厅,建厅之时,先测量水分,从施洞巴拉河口开始,沿着翁你河往上,一直到台江县城原政府驻地,说此地水分最重,便建厅于此,为解决用水问题同时开建了两井,后为清朝政府办公用地。解放初期还遗有几栋清光绪十八年所建办公木房,公安局用至上世纪七十代。后被破坏殆尽,只余下两口水井,可谓清代遗迹。
清朝选址极看重风水,每一处选址皆经过精心挑选,特别对于办公区域的选址,可谓是精挑细选,两口古井的位置选择肯定经过一番研究才得以确定,因此两井对于清朝的历史文化研究有极高价值,且两口井长年不早不涝,其中的建筑特点也值得考察。
因此,本人认为两口古井有保护价值,应予以保护,建国七十年,台江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只剩下文昌宫。如果这两口占井被重视并且实施保护措施,与文昌宫可合称为“一宫两井”,对台江历史遗迹的保护有极大益处,也可通过宣传,对台江的旅游文化建设有所帮助,吸引游客,促进台江的发展。
建议单位:台江县老调办
建议人员:姬安荣、唐文明、张兰、李必春、王兴德、黄玉珍、邰玉辉、邰胜远、佑令英、杨玉。
作者:张志豪/图文 于2020年7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