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乍寒还暖。
时下,正值钩藤丰收季。近日,记者来到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刚边村钩藤基地,看到地里的钩藤绿叶葱葱,藤上挂满勾勾,长势良好。当地农民拿着镰刀或剪刀正忙着采摘、剪和晒钩藤,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一派收获景象。
“钩藤容易种植,好管理,成本低,市场价格也比较可观,特别适合在家照看小孩的妇女和像我一样上了年纪的人种植。今年我们村的钩藤长得都挺好,结的勾勾也挺多,定是一个丰收年。你看,我家今年中的12亩钩藤,现在才采摘完差不多一半,就已经有12000元的收入了,确实是赚钱的好路子。明年一定要再扩大一点种植规模,增产增收,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正在地里采摘钩藤的60岁村民余老芽喜笑颜开的说。
“近年来,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刚边村因地制宜,选好发展路子,积极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领群众大力发展钩藤等产业,扩宽收入渠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今年村里种的402亩钩藤,群众还觉得种少了,现在大家正在谋划整合更多荒田、荒坡发展钩藤、蓝靛等产业,为乡村振兴做好准备”,该村驻村第一书记石朝伟说。
钩藤别名钩丁、吊藤、鹰爪风、倒挂剌等。它种植技术含量不高、易管理、劳动强度不高,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无独有偶,刚走进距离镇驻地14公里的党讲村,远远就望见群众在钩藤基地里做生产活动的忙碌身影了。
“钩藤种植真是一个好差事,比传统的水稻种植相比,收益更高,花费的时间更少,程序更更简单,群众热情高涨。自脱贫攻坚以来,村级工作虽十分繁重,但为了群众早日摆脱贫困,我们村脱贫攻坚指挥所和村支两委根据村情实际,积极带领和鼓励群众发展钩藤等产业。时常忙里挤时间,跟群众一起到钩藤基地打理,给钩藤除草、拔尖等,促进增产增收致富,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成果。”该村村民委主任叶正红介绍到。
据悉,该镇地处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这里山多地少,土地零散,很难发展集中连片的产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镇认真落实‘五步工作法’,仅仅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因地制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广泛推行“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摒弃传统农业“一年一种”土地闲置的落后局面。充分整合外出务工、无劳力户的荒废田地。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参与,大力发展钩藤、辣椒、板蓝根等产业,掀起“兴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潮。2018年以来,全镇种植钩藤1600余亩,累计受益贫困户1314户6213人。2020年已完成采摘 1000余亩,助农增收100多万元。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钩”出东朗人民美好生活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