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子粑节”是箐苗的主要节日之一,一年一度的
“耗子粑节”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只要是会过“耗子粑节”(有些家族不过)的都一定要过。时间大多数是十一月(农历)的第一个龙日,也有些家族规定的是十一月(农历)初一,一般都是由家族的族长来定。所以每个家族所过的“耗子粑节”的时间是不统一的。
而地点的选定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看家族中今年哪个寨子有过世人,就决定去那个寨子过“耗子粑节”,也好将就做“冷气”(苗语:板拟)。如果说今年在这个家族中好几个寨子都有去逝人,那么在决定要去哪个寨子后,有去逝人的这个寨子也要代上他(她)的衣服去在过“耗子粑节”的时候一起做“冷气”。如果是今年这个家族中所有的寨子都没有去逝的人,那么就由家师定,随便去哪里都行了。
夜幕快要降临的时候,会过“耗子粑节”的家族中每一家都用糯米或糯苞谷做一大块圆的粑粑,然后由家里的一个代表(一般都要是男的)送这块大粑粑和一瓶酒到负责祭拜的人家里,切下一半用来祭拜和家族中的人吃,剩下的一半带回家。而招呼所有家族人的那家则要多做三快粑粑,在祭拜时候首先要先将这三块放在家族自己做成的一个小的粑槽里,然后主持人将其他人带来的粑粑留下的那半块切成小方块,拿出三十二个碗,每家的粑粑切完后,必须往每个碗里放三块,不够从先切,摆放好以后,先烧熟一小块粑粑(指定的),由家师来主持一一祭拜祖先。祭拜完以后用稻草插在所有的粑块上,祭拜才算完。
此时,可把粑粑煮熟(不是全部,留一些以备用),然后家族里全部的男人在一起吃。在这个时候,寨子里这个家族以外的年轻的小姑娘或者是比较欣赏本家族的中老年妇女就会来唱歌,丢石子打门窗,表示也要吃粑粑。俗称“考粑块”。这个时候,本家族的年轻小伙子或者开放的中老年人就会端很多粑块出去给那些所谓来“考粑块”的年轻姑娘和中年妇女,以表示友好。对年轻人来说,这也是谈情的一种方式。
当祭完、吃完以后,边喝着酒边谈论着本家族过去一年里的一些事情。吸取其他家族的经验与教训,对本家族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对本家族的族长做些评价或者重新选举产生新的家族族长,待这一切解决、定下来以后,才算是“耗子粑节”的终结。
“非遗”苗族文化被冷落
随着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改变,年轻人逃离村寨,忙于求学或务工。我们或许是向往山外之生活,或许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不再对传习传统文化。这些被称之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文化戴着响亮的名字被深藏在古老的村寨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