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已到“七十古来稀”的年龄,为什么还要研究撰写苗族古史丛书?一是应重庆彭水蚩尤九黎城之邀,为宣传和陈现苗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二是应一些苗族同胞的要求,一些基层苗学会会员建议与再建议,要进一步加强苗族早期历史的研究。
严格说来,这套苗族古史丛书的基本内容或历史线索,在龙伯亚、施培中主编的《苗族简史》,伍新福著的《中国苗族通史》,以及本作者的著作中,都已经有所叙述和表现。苗族古史丛书只不过是更加集中或细化,以便于读者基本了解和掌握。还谈不上有多大的开拓与创新。
诚如序中言,苗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等为代表的《中国通史》系列中,在王桐龄、吕思勉、林惠祥等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史》系列中,以及在梁启超、夏曾佑、蒙文通等的重要著作中,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这其中,尤以王桐龄1934年出版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得最透彻,叙说得最清楚。
王桐龄在其著的《中国民族史》中叙说了苗族的历史与命运:“现在中国人动言五族平等,所谓五族,即汉、满、蒙、回、藏族,臂如作一家人看,汉族是长兄,满族、蒙族、回族、藏族便是幼弟,是为现在人的观察;若照历史上观察,中国民族除去汉、满、蒙、回、藏五族外,还有一位长兄,即是苗族……就移入中国内地之先后次序言之,必竟系苗族先入中国(中国即中原,笔者注)……此族之国名为九黎,君主名蚩尤,蚩尤非常骁雄,当时同汉族共主炎帝榆罔氏大起冲突,击败榆罔兵,追逐到现在察哈尔涿鹿县,黄河流域几乎全陷,幸而汉族中有一大英雄,即当时大诸侯有熊国君主,姓公孙,名轩辕,迎击蚩尤,败其兵,杀之……当时苗族文化相当发达,第一发明刑法,第二发明兵器,第三发明宗教,后来汉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及甲胄,所信奉之鬼神教,大抵皆苗族所创,而汉族因袭者。后来苗族子孙,有一大部分完全同化于汉族;其不肯同化之一小部分,逐渐迁到中国西南各省(云、贵、广西、湖南等地) 深山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不肯与汉族杂居,不肯与汉族结婚,文化程度遂落后于汉族之后,到现在反成为不开化之民族矣。”
我们认为,王桐龄说的完全符合中国的历史,符合苗族的历史。苗族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苗族为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本套苗族古史丛书拟定为:《探考伏羲》、《解读九黎》、《话说三苗》、《思辨南蛮》和《五溪蛮考》。因为后三卷文字不多,特合为一卷。
苗族古史丛书三卷本,还望方家批评与指正!书中引用或参考了众多学人的研究成果或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著者识于贵阳甲秀楼寒舍
|